资讯中心

研学旅行,研学与旅行并不冲突

作者:研学天地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0-11-05 13:30:00

研学旅行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

研学旅行

研学旅行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提升中小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近年来,研学旅行在国内渐成热潮,各地积极探索开展研学旅行,部分试点地区取得显著成效,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积累了有益经验,这种“旅游+”概念下的新模式,延续和发展了古代游学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越来越受到家长和学生的青睐,也为旅游与教育融合发展带来了新契机。

研学旅行是推动我国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抓手。学校、旅行社、教育机构等都在大力倡导研学旅行。随着研学旅行的发展,也总有人在问,什么叫做研学旅行?学习就是学习,和旅行有什么关系?研学旅行究竟是研学还是旅行?

研学,不是说走就走的旅行。一些旅游机构推出的研学产品,只强调研学路线和研学基地,没有结合校内课程的研学课程设计,也没有研学导师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帮助进行知识的梳理和转化,更没有具备专业能力的老师在研学途中针对孩子出现的一些不良行为现象,进行三观的正确引导。

研学课程把学生带入一个无比广阔的天地。在这个天地中,环境以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引领孩子们思考和想象,悄然无痕地改变着孩子们的内心世界。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作为一种旅游和教育结合的新模式,研学旅行既是旅游产品的升级服务,也是教育服务的分支产品。其实从教育部联合11部委发布的文件中,我们就可以看出研学旅行的意义了,教育部出台的相关文件将研学旅行界定为:研学旅行是面向全体中小学生,由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

行走于山水之间,他们领略到自然界的神奇与博大,接受的是一种美的熏陶,开阔的是眼界与心胸。如学校组织的“溯源古皖·寻梦徽州”安微研学团,学生们登上黄山,当祖国最美的高山展现在他们面前时,当书本中读到、画册中看到的黄山奇松、怪石、云海、瀑布成了眼前真实的景象时,大家表现出异常的惊喜。当晚,学生们忘却疲劳,在“黄山赛诗会”上争相朗诵自己即兴写下的诗篇,那就是学生“借景抒怀”学习写作的最好时机。又如学校组织的“冰雪激情·圆梦冬奥”崇礼研学团,一批长期生活在南方的学生,来到白雪皑皑的高山雪地,目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观景象,现场吟诵毛泽东《沁园春·雪》等诗词,“北国风光”不再是单调的文字符号,而是成了一种鲜活的影像,引领着他们对诗词的解读和体悟,这种情境下的学习与坐在教室里是完全不同的。

研学课程是以行走的方式展开学习,其中最重要的是遵循教育性原则。要真正实现研学课程的教育价值和学习意义,一方面需要有强烈的课程意识,通过课程设计让研学真正具有学习的内涵;另一方面需要深刻认识研学旅行这种课程形式的独特性,认识到这种课程形式下“学习是怎样发生的”,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研学课程的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等特征,跳出固有思维,与学生共同进入一种新的学习模式之中。

研学课程既是一种开放性、生成性的实践活动,也是一种有针对性目标的主题式学习活动,因而本身就具有“研究性学习”“项目式学习”的内涵与课程性质。每一次研学课程的组织者都需要经历“设计主题—选择路线—制定方案—组织实施—总结评量”等基本环节,让研学课程真正成为有效的学习活动,避免陷入“只游不学”的误区。

从中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出,研学旅行就是要开展研究性学习,而旅行是与研学相结合的,游中有学,学中有游。让学习更有趣味,让旅游更有深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把书本上看似浅而已懂的道理真实地摆在学生的面前,才会将知转化为识,把教育融于生活,溶于血脉。这便是素质教育的目的所在。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求知的模式,更是一条自我成长的途径。研学活动方向明确、计划周密、组织有序、开展顺利才能硕果累累。

研学旅行是对古人“知行合一“育人精髓的传承,研学是旅行的目的,旅行是研学的载体,研学旅行的意义在于,为青少年搭建了理论通向实践的桥梁。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通过研学旅行,让学生感受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更好地弘扬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研学旅行也是根据新课改精神,贯彻新课程实施要求,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与社会资源的创新举措,是推进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

其实研学旅行虽然重“研学”,但也不能只是“学”,“旅行”是实现研学旅行的载体,如果孩子离开学校在研学旅游中还只是捧着书读,那这次研学旅行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孩子小时候应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当中成长,这是有教育规律的。

研学旅游产品应当承担起的责任,应当是激发学生对人生、世界的兴趣,这才是教育的真谛。

所以研学与旅行并不冲突,只有最好两者的有机融合,不要“只学不游”也不要“只旅不学”,才能真正的发挥研学旅行的优势,进行更好的育人实践。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青年创业大厦

手机:139-1135-8195

QQ:  460-574-368

微信号:139-1135-8195

公众号:yanxuetiandi

京ICP备19029226号-2